第五十九章 伙食问题
个地步,常平仓这种稳定粮价的机构早该没了。
贾诩的胡须翘了翘道:“是诩到宛城之后重建的,不到半年,谷价就降了七成。”
这可以说是贾诩的得意之作,由于五铢钱泛滥,兴平元年(194年),谷价上涨到一斛五十万钱的地步,是岁,人相食。
“多谢先生提醒。”孙杨朝贾诩称谢,这就是谋士,谋士的作用在于查漏补缺。
既然五铢钱已经废了,那还怎么征税。
孙杨问道:“你们在宛城征赋税时,还收五铢钱吗?”
贾诩摇头道:“早就不收了,改为每亩谷四升,绢二匹,棉二斤。”
三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实物货币兴起,作为货币的实物种类主要有谷(米)、帛(棉,锦)、盐等。
孙杨看贾诩意犹未尽的样子,问道:“文和先生还有何事?”
贾诩犹豫了一下说道。“主公这次出征,贵在速战速决,一旦迁延日久,粮草不济,只怕会徒劳无功。”
说实话,贾诩并不看好孙杨这次出兵,太过仓促,粮草又不充足,淮南方面只需坚壁清野,待孙杨军粮耗尽,以逸待劳,孙杨必然会战败。
孙杨闻言点点头,实在不行就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