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总是诱人,世上的宝物林林总总,但说到传国玺,那就有点特别了。古代传下来的成语如价值连城,完璧归赵,都来自这件国宝,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代皇帝,都把它奉若奇珍,没有它,仿佛皇帝也做得底气不足了。然而此宝忽隐忽现,辗转2000余年,终于不知所踪。然而历史总在前进,不会因一件宝物的兴衰而停滞改变,后人有寻宝者,造宝者,以假宝骗人者,因宝迷失者,利欲熏心者,巧取豪夺者,人性的本色,在它的面前往往纤毫毕露。对宝物的追逐,往往最能折射人与社会的本源,寻宝者经历往往奇异,然而真正的国宝到底是什么?是一枚玺还是国家命运本身?本文讲述一些不同的人,在对宝物阴差阳错的关联中经历的奇趣历程,但寻找的东西不限于一枚玺,在这些奇异的历程中,围绕宝物、命运、人世和国家历程而产生的迷失、发现、醒悟以及因宝藏的洗礼而获得的理性光辉才是弥足重要的东西。
1942年初日军全面进攻缅甸,同年三月,十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由于盟军之间缺乏信任,英军方面未战先退,致使中国远征军作战形势岌岌可危。蒋介石电令杜聿明不惜一切代价回国。 五月,杜聿明率大军遁入野人山,试图穿越野人山回国。瘟疫、毒蛇、蚂蟥、沼泽吞噬着中国士兵的生命,上万将士十损七八。 新38师师长孙立人审时度势,不顾蒋介石和杜聿明的一再反对,毅然放弃野人山路线,率领全师西进印度,成功撤入印度英帕尔,全师得以保全。 杜聿明部穿越野人山途中,一个七八人的掩护小组掉队了,成为大部队的弃儿。他们没有认命等死,历尽艰辛成功穿越野人山跟孙立人将军汇合。在日后反攻缅甸作战中屡立奇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
(第46/74页)输入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