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发展成果
相当于某村有四荒地拍卖,只有这个村的村民可以参与竞拍。另一种规模更大一些,不适合家庭承包的,则对外公开招标,外部单位可以参与。
朝廷尽管是以承包的名义将四荒地拍卖出去,实际上也相当于是把土地产权交给个人一两百年。但之所以要以承包的名义,则是为了日后国家对生产资料进行调控,如果民间资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太过严重,国家则可以按照承包合同,将生产资料进行收回。
通过大量国营林场的建设,以及四荒地的拍卖政策,北方各省的四荒地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此时都已经种上了大量树木。
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已经出现了不小的收效,对于洪涝干旱灾害的抵御能力已经增加了不少,随着那些树木的长大,水土涵养能力还会进一步的增强。
明末的很多天灾,实际上都是**引发的。因为树木被大量砍伐又没人植树,气候稍微异常一点就是一场灾害。而此时朝廷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正在修复这些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已经明显增强。
随着北方重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被解放出来,抗灾能力脆弱的小农经济已经逐渐在北方各省消失,如今只要不是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