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节 观礼台上的对话[下]
只是一个用来诱使某些缺乏政治头脑和远见的年轻人上钩的诱饵。
如果按照保护伞公司的伊斯特.哈特曼先生最喜欢的说法,那就是,“一颗裹着糖衣的炮弹。”
而且那一层糖衣还不是很厚。
“公使先生,”李鸿章回过神,用一种他这个年龄的人应有的缓慢速度说到,“您真的觉得,您的提议对于我大清来说是一个好的建议吗?”
“当然,大臣阁下。”康格回答。
“但是我不这么看。”
“您的看法是?”
“公使先生,贵国银行团开出的价码是六千五百万两,用这么多钱买回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岛。恐怕会在朝野内外引起不少非议。并且,以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赎买福摩萨,必然需要向各地摊派。增收税金,定然会在民间引起更大反弹。到那时,朝廷得到的就不是民心了。”李鸿章摇了摇头,“要我向皇上提出这个建议,恐怕有些困难。”
“您的看法让我有一点困惑。大臣阁下。”康格说,一半是伪装,一半是真的,“原本我还以为,贵国人民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应该乐于、并且会积极响应贵国政府发起的为赎回国土捐款的募捐活动,而不是因此产生怨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