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节 述而不作的意义

及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对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规范有着重大影响。它不仅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文精神和文化归宿,同时《论语》中阐述的义利观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价值导向。

    在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大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论语》一直都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的文字含蓄隽永,表达的义理深刻,就像孔子的为人一样,充满智慧,并且一点点地渗透给世人。《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有的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有的启发论辩,侃侃而谈;有的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在教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它与《易经》、《老子》、《庄子》同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籍。《论语》不仅是道德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古代圣贤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的智慧结晶。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和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后来经过统计得知:鲁国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有20篇,齐国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有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有21篇。西汉末年,丞相张禹把《论语》精心整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