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述而不作的意义
了一遍,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这本《论语》成为了当时的权威读本。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语》、《古论语》做了《论语注》,为《论语》定本。
现存的《论语》有20篇,总共512小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时人谈论的言语大概有444章,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的言语有48章。《论语》的内容多为对话,言辞简约但义理丰富,也有些语句、篇章把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动态描写,还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考虑他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出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例如,同是弟子问仁,孔子就有不同的回答,回答颜回是“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回答冉雍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回答司马牛是“仁人说话是慎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