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关于仁的一些解释
。
从文学角度来看,《论语》没有使用多少技巧,基本上都是平铺直叙。但它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很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都是在谈论做人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是有很高的借鉴意义的。孔子认为,做人一定要正直磊落,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够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在孔子看来,做人只有正直磊落,心中才会坦荡,做事才没有担忧。如果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来推理的话,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头。
关于做人,孔子说的第二个重点就是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重师长,为人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博爱之心,对仁人要特别亲近,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再多读一些书了。孔子还说:一个人没有了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是没有什么用的;一个人没有了仁爱之心,也就不用再谈礼乐了。
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一个理智而高尚的人,能喜欢值得喜欢的人,能厌弃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