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关于仁的一些解释
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交往信实别人才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地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的人,就可以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其不容易的,所以他还总结了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做到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借助仁德的人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脚,也使别人有立足之地,自己希望达到一定的高度,也会帮助别人达到这样的高度,任何事情都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还有就是君子重视自身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按时温习了。在品德修养的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孔子说:志向要合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人做好。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强调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关系。孔子说:诗歌可以振奋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