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孔子的治国理念
,父亲必须要像个父亲,儿子必须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阶级社会里,不论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强调用人伦纲常来治理国家呢?孔子在回答子路的问题时作了说明,子路向孔子请教道:卫国国君等待着老师去治理他们的国政,老师您打算先从哪方面入手呢?孔子回答:首先应该先把名分确立了。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了。当然,孔子也认为,重视人伦纲常的作用时也不能脱离礼让。孔子说:用礼让的精神来治理国家,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人伦纲常的礼才能得以保证。在这里,礼让成为了维系人伦纲常的精神纽带。
(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孔子说: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的正身,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时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如果自己都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就无法治理了。孔子还以舜为例来说明君主要严于律己的重要性。孔子说:能够无所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