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孔子的治国理念
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了吧?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只是庄严端庄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这里舜的庄严端正行为正是他实现太平世道的关键所在。
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在治国方面除了要行为端庄之外,还应该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没有足够的仁德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有足够的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按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可见,治理好国家对君主的要求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另外,孔子还总结了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重在宽厚、诚信、勤敏、公平。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可以使唤人了。
(三)治国的基本方法是: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的人才。使人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赦免小的过错,重用贤人。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有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