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孔子的治国理念
冉有为孔子驾车一同去卫国,孔子感叹道:卫国的人口真多呀!冉有问孔子:一个国家人口已经够多了,那国君还需要再做些什么呢?孔子回答:使他们富起来。冉有接着问:百姓富了以后还要做些什么呢?孔子回答:对他们进行教化。
在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要想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先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好好地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另外,孔子还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有一次颜回向孔子请教该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告诉他: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佞人太危险。孔子借鉴夏、商、周三代的古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里孔子不仅强调了法制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而且他的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也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四)治国的基本原则是:讲究诚信,爱护人民。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且要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能爱护官吏臣僚,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