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初大数据时代(浅谈)
观地做出决策。
让我们通过大数据来分析一下,离职率带来的结果情况。
例如:员工离职成本=招聘成本15%+培训成本12.5%+解约成本10.5%+机会成本=38%+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当一名员工离职,至少有其年薪38%的薪酬成本将付诸东流。同理,员工为公司每多效力一年,将为公司节省其年薪38%的薪酬成本。通过离职数据与市场数据的比较,便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
在过去的几年中,如在2013年,针对电子商务行业运营人员(仓储、配送、客服等)做过一项专项调研,京东、亚马逊、当当、国美在线、易迅、凡客、顺丰优选等国内电子商务企业都有参与。以仓储数据举例,高效能公司仅比低效能公司高12%~13%,这在其他行业中都是比较罕见的效能差异数据。在员工离职率高的公司是离职率低公司的2.32倍,两者相差58.96%。算来,一年支付8.63%薪酬总额的离职成本用于支付员工的招聘、培训和解约费用,这其中并不包括机会成本,这一数据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但这项开支并不像其他投资一样会获得一定的效益,而离职成本增加开支只是成本,没有任何收益可言,相反,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