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三百零七章 「不意秋」

叶食用,尤以秋莼为佳。秋莼配秋鲈用以调羹,香脆滑嫩。《耕余录》云:“蕙(莼菜)味略如鱼髓蟹脂,而轻清远胜,比亦无得当者,惟花中之兰,果之荔枝,差堪作配”。吴江人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莼羹鲈脍”、“莼鲈之思”二典出自《世说新语说鉴》,除了表达思乡之情,也让吴江美食名满天下。这道“莼菜鲈鱼羹”本是中秋家宴上的珍品,然而时至今日已作古,只能是记忆中的千古名菜了。

    四腮鲈鱼

    “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此中被誉为鲈乡的是松陵,松陵为吴江县治,松陵的江水也叫松江、吴江、吴淞江,在姑苏之南。早在西晋,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字季鹰)作诗:“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宋熙宁年间(1068—1077)吴江知县林肇筑“鲈乡亭”于松陵,以志鲈乡其地。此鲈乡非后来元朝设府的上海松江,而是江苏的吴江。为区别松江水与松江府,水名从“淞”。所以元以后,人们把鲈鱼的产地改说为“淞江”或“吴江”,亦为松陵的别名。“请君听说吴江鲈,除却吴江天下无。”吴江鲈是松陵垂虹桥下盛产的四腮鲈,以斫脍著名,如明朝李时珍所记,“凡鱼鲜活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