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写在前面 自序

    《红楼梦》是华人文化里经久不衰的话题,也始终是中国人一个未了的‘梦’。因为我们看到的《红楼梦》是不完整的,后四十回普遍认为是高鹗的续写。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最伟大的作品,偏偏有着断臂维纳斯的缺憾,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憾事。但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缺憾,才激起一代一代的读者去猜测、探究甚至考证红楼梦的真正结局。并因此诞生了一门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称作“红学”。

    其实早在红学诞生之前,每个读者心里都有自己的“红楼梦”,每个读者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正如鲁迅所言:“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但自从上世纪初那场著名的红学论战之后,一切都变了。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全面占据上风,胡适不仅否定了蔡元培的索隐派,还证实了《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并说这曹雪芹乃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曹霑,因此认定《红楼梦》乃写曹家事,提出了“自传说”。

    从那以后,特别是在内地,在经过周汝昌、冯其庸、刘心武等一代一代的红学家进一步的“考证”演绎之后,胡适的“曹雪芹说”、“自传说”成了不容置疑的“正说”。不仅牢牢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