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自序
据官方平台话语权,而且其学说堂而皇之地写入中小学教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从那以后,读红楼,谈红楼,不再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贾宝玉,而是在红学家的影响下,读到贾宝玉就想到了曹雪芹,读到贾府就想到了曹家。2006年刘心武先生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在掀起新一轮“红楼热”的同时,更是将“曹学”推上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刘先生不仅将书中的人物与江宁织造曹家的人一一对应(美其名曰“原型考证”),还大胆推测秦可卿是所谓康熙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并进而发展出让学界哗然的“秦学”。
一百年的红学研究,结果红学变成了“曹学”,甚至变成了“秦学”,让人有点啼笑皆非。要是在二十年前,这也不过是红学圈子里的事,正确与否都可以看作是学术争论,无伤大雅。要是在二十年前,红楼梦研究还是红学家或专家学者的事,普通读者也只能在外面看个热闹。但自从刘心武先生等红学家,利用电视网络新媒体,将其“曹学”当作红楼“真相”堂而皇之地“揭秘”给广大普通读者之后,红学研究就不再是门“高不可攀”“深不可及”的严肃的学术性命题了,而已经变成了一个热门的社会文化话题。
既然是社会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