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元春为何要将“蓼汀花溆”改成“花溆”
另外林黛玉被比作‘咏絮才’的谢道韫,谢道韫不但才华了得,要知道她也曾带领家仆抵御流寇的故事。这也暗示了林黛玉后来面对流寇入侵,也要像谢道韫那样组织家丁奴仆来抵御外敌。
第二个问题,善良的读者不相信元春的结局那么惨烈,其实前面也有暗示。那就是元宵节元春送来的那个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是炮竹。元宵节四姐妹做的灯谜,全是自己命运结局的象征。迎春的灯谜是算盘,而她就像个‘算盘’,一生被人算计、任人拨弄,所以又被称作‘二木头’。探春的灯谜是‘风筝’,预示她‘一帆风雨路三千’远嫁海外,像断线的风筝,一去不返。惜春的谜底是海灯,结局是‘独卧青灯古佛旁’,出家为尼孤凄一生。而元春的‘炮竹’,当然也是指她自己,最后跟炮竹一样‘回首相看已成灰’。
当然这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家不能接受元春隐喻袁崇焕,认为袁崇焕就是汉奸,明朝的遗老,红楼梦的作者,不可能对袁崇焕有那么高的评价。确实,在崇祯活着的时候,袁崇焕确实是被钉在耻辱柱上,但《红楼梦》写作时,明朝已经灭亡,崇祯早已殉国,袁崇焕也在南明弘光帝时被平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