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元春为何要将“蓼汀花溆”改成“花溆”
,在这个时候,遗民们对袁崇焕有重新认识和判断,这很正常。并不是等到乾隆将袁崇焕捧上去后,汉人才重新评价袁崇焕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在****时很多老干部被打倒,甚至是千夫所指,批判的对象。但****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得到了平反,重新恢复了光辉形象。袁崇焕很可能也是如此,在崇祯时和崇祯后,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完全不同的。明亡之后,人们很可能重新认识到了袁崇焕的作用,也深刻感受到了他的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为他一死,宁锦防线瓦解,手下祖大寿等人降清,祖大寿又是吴三桂的舅舅,进而吴三桂打开山海关……
至于满清用反间计让崇祯杀了袁崇焕,在当时崇祯未必知道是计,但到红楼梦写作时代,人们已经知道了,并不是到乾隆时期才知道的。至于修《明史》,也是分了几个阶段,最早是在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如果红楼梦的作者真是吴梅村,那修明史的人员很多是他的好友、学生。《明史》对袁崇焕的重新评价,并非源自乾隆皇帝,只不过乾隆将袁崇焕抬得很高而已。
不管是从八十回前的伏笔(特别是炮竹的灯谜),还是癸酉本里的伏笔、侧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