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赞普
“陛下,吐蕃赞普朗达玛狠辣果勇,老奴只恐变生肘腋,更何况维州失陷也近百年,现在当地都是些不能信赖的蕃胡,便是收回也未必会使川西的局面有所改观。”
程奇力的意思是反对。
韩岗也深以为然,吐蕃赞普朗达玛并非回鹘可汗光明胜那样的黄口孺子,而是真真正正的枭雄。
自从佛教自大虞传入吐蕃之后便渐渐压制了当地的原始信仰成为了吐蕃所信仰的主流。并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僧侣阶级,以及大量的寺院。
这些僧侣不仅因为吐蕃百姓的信仰获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而且伴随着贵族平民的供奉也产生了庞大的寺院产业。
对于位于高院之上的吐蕃来说,每一处牧场和青稞田都是极为宝贵的。僧侣吃得越多就意味着贵族吃得越少。
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以及寺院的兴建,贵族们明显感觉到了来自僧侣阶层的压力。
等到朗达玛之兄彝泰赞普时期更推行了名为“七户养僧”的政策,即七户人家便要供养一位僧人,这七户人家就是这位僧人的属民,七户人家的所有土地、牲畜、财物都归僧人所有。
这个政策的结果就是贵族控制的领民纷纷出家为僧,没有出家为僧的领民也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