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抗战时期相关的武器

,装备数量却较少,如中央军一个团才有一个迫击炮连(装备4-6门)。日军装备的仿法式81毫米迫击炮不多,一个中队(连)却有6门50毫米迫击炮(掷弹筒),威力虽小却使用便捷和普遍。

    八路军在抗战初期拾到阎锡山的晋军逃跑时丢弃的12门75毫米山炮,组建了唯一的一个炮兵团,却因缺乏炮弹来源只能在几次重要作战时上阵。抗战期间,八路军的兵工厂自制了部分掷弹筒及其所用弹药,新四军通过从上海秘密运来机器和钢管也生产了几百门51毫米口径的轻迫击炮,不过因弹药有限也只能在关键战斗中使用。在当时的敌后战场上,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面对着火力相差最悬殊的条件,是在最困难的环境中坚持抗战。

    抗战初期日军武器最大的优势在空中,从1937年秋至1941年末,侵华日军一线作战飞机保持在500架左右,并靠本国年产数千架的能力可迅速补充。中国空军的飞机全靠外购,开始主要使用美制****III战斗机和随后苏援的伊-15和伊-16,性能与日军的中岛九七、三菱九六战斗机相当,却因飞行员和战机都缺乏补充能力而越打越少,空战主要依靠苏联志愿航空队。1940年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出现后,制空权完全落于敌手。据李宗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