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乌台诗案后千古绝唱
,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于是御史台就出谋划策应运而生有此一计。
适逢苏轼《湖州谢上表》里的那几句话有拂上意。事情又千般巧了万般遇,当时的《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经过四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就上奏弹劾说:“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随后又有李宜之、李定等一众政敌尽皆不约而同杀到一起,于是大家一起上书陈词历数苏轼的罪行,声称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更是有拂皇上,甚而至于有人强烈要求对苏轼进行斩首。
李定更是举了四项理由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接着说苏轼急于获得高位,在心中不满之下,乃讥讪权要。再次,皇帝对他宽容已久,冀其改过自新,但是苏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