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圣旨到(二)
,拯救贫乏,不问亲疏。隋炀帝大业末年,徐世绩才十七岁,见天下大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的军队。不久后,隋朝遣名将张须陀讨伐,翟让吓得要跑,徐世绩止之,与隋军两万多人交战,竟于阵中斩张须陀,大败官军,徐世绩一战成名,被翟让依为左膀右臂。
当时,蒲山公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兵败逃亡。徐世绩与浚仪人王伯当知道李密天下英雄,一同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以收买人心,扩大影响。
隋朝令王世充讨伐李密,徐世绩多次拒战,以奇计在洛水两岸几次大败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为东海郡公。当时河南、山东大水,饥民遍地,隋朝赈给不周,每天饿死数万人。徐世绩向李密进言:“天下大乱,本是为饥。如果我们攻陷黎阳国仓,大事可成矣”李密听计,派徐世绩带五千人自愿武渡黄河掩袭黎阳仓隋朝守军,当日攻克,开仓招民众随便领粮,十天之间,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万人。一年多后,宇文化及江都弑隋炀帝,越王杨侗即位于东京洛阳,赦免李密诸人,封魏国公,拜太尉。隋廷又授徐世绩右武侯大将军,命他们一同讨伐宇文化及。徐世绩守黎阳仓城,宇文化及率军四面攻城,形式危急,徐世绩从城中向往挖地道,忽然现身城外,大败宇文化及,解围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