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二章 察廉举士

代皇帝总是坚称自己”唯才是举“,可实际上“察廉”的制度依旧成为了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

    这要追溯到前朝大乾的覆灭与本朝大衍的诞生。一百二十年前,大乾王朝的外戚叶道虚推立幼帝、干政擅权,“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祸福之宗也。”

    叶道虚威震天下,妄图效仿周公摄政旧事,另立新朝。大乾元丰八年,也是大衍龙鼎元年,殷墟太衍寺宝珠圣僧制作金匮,内藏《天帝行玺金匮图》,伪托大乾高祖遗命,令叶道虚称帝。

    叶道虚凭借“封公侯于天下”的策略,获得了一大批地方诸侯的拥护,他以太后性命作要挟,逼迫幼帝禅让,最终于元丰八年上元节登基践祚,国号为衍。

    正因为叶道虚篡夺天下的方式为“文取”而非“武取”,所以他不能失去地方诸侯的拥戴,于是便制定了“察廉举士”的制度。察廉,即赋予地方长官推荐人才的权力,每个行省每个藩国每三年,可以向礼部推荐一至两名“孝廉”。被评为孝廉的人直接获得参加该届殿试的资格,也就是说直接保送进士出身。

    与之对应的举士则要公平得多,考生经由县试、乡试、会试一步步审核筛选,最后进入殿试的人同样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