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章 六国论

    无题

    这就是欧阳修所出的考题

    想写什么都行,范围那是相当的宽泛,只需要上交一篇文章即可。

    仔细想想,好像很有道理,前来应考的子弟水平参差不齐,命题还真不好办。从什么尚书国语里随便选一段,可能很多人都没看过,全然不知来历含义,那岂非尴尬了

    倒不如不设题目,每个人可以写自己最擅长的文章,能够体现出每个人的学问水平和文才,十分直观。

    大部分考生听到欧阳修这么说,顿时轻松了不少,一个个都开始低头奋笔疾书,将近期练过,或是东拼西凑的文字誊写在卷纸上。

    无题,这样的考题已经足够简单,但薛纵有些不知所措,该写什么呢

    对经史子集毫无感觉,至于宋代文学总不能填几首词上去吧貌似这年头词还难登大雅之堂,柳永就是个例子,奉旨填词,被皇帝断了科举的希望,算是大宋读书人的前车之鉴。

    青楼瓦肆里的姐儿们喜欢又如何除了留下风花雪月,青楼薄幸之名外,有什么实质用处想想柳永的下场便知,薛纵可不想死后由妓女集资安葬。

    且不说那么远,单说现在,欧阳修能看得上吗

    唐宋八大家之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