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多善待自己
享乐主义,都是极端的修行方法,是绝对不能得到解脱的。只有靠精神和物质的相互平衡发展,才能解脱宇宙人生的痛苦。
佛陀曾经用既要精神之乐又不放弃物质的修行观点来告诫自己的弟子,这个弟子也是位苦行者,但始终不能解脱伤心,佛陀和他说:你从前既然是弹琴的乐师,你就应该知道,琴弦拉得太紧,就会出现声音高绝而断弦的现象;但是琴弦拉得太松,又会出现声音低弛而无声的情形。你更应该知道,当琴弦在不紧不松的时候,弹琴声音最佳,音韵最美,曲调最动听。修道和弹琴一样,只有在不紧不松、不缓不急的境界上下功夫,才能悟出真理,得到解脱。
*********
听了以上佛陀的说教,我们是否感悟颇深呢?我们作为普通人,每天基本上不是开心就是不开心,很难有不苦不乐的感觉,所以苏轼才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心情的此起彼伏,是自然现象。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痛苦呀!比如:生病是肉体上的痛苦,没有钱是经济上的痛苦,在人与人的相处之间,因为彼此的不愉快、不称心,便又产生了感情上的痛苦。如果我们能置身在这些痛苦当中感觉不到痛苦,或者置身在许多快乐当中感觉不到快乐,那就差不多接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